张秋实律师,北京建筑房地产律师,现执业于北京张律师事务所,执业以来,坚持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敬业勤勉、诚实信用” 的服务宗旨,精益求精地承办每一项具体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独到的诉辩思维、娴熟的诉讼技巧、精湛的辩论技能和自如的法庭发挥以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当事人的高度赞许。
安全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安全抓好了,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笔者认为,三个体系的贯标工作,必须先抓好安全贯标工作。
1 安全管理贯标的三大特征
1.1 系统性
影响安全生产各个方面的工作,称为安全管理的要素,而每一个要素,都有一个或多个活动组成,因此,实施要素管理的过程就是运用安全规范和标准及其原理与方法对日常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的过程。例如,《安规》中对线路上进行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每年《安规》考试时应考者都能按顺序答对,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漏掉验电或挂接地线的工作,以致造成触电事故。有人认为线路既然已停电,并且也得到了停电的命令,就错误地认为可以省掉验电或挂接地线的“繁琐”工作,但他们没有想到会有误调度、误操作、停错线路或自发电倒送的可能。因此,每项工作都应按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工序做,才能符合安全管理的系统性。
1.2 预控性
在要素程序标准中,必须规定相关的活动内容要求,通过内审或检查把不符合项消灭在事故形成之前,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的预控性。例如,通过出车前的安全检查、现场管理表以及开工会工作,可以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扼杀在萌芽中,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1.3 实用性
安全要素管理离不开要素程序、文件的支持,其特点应该和质量保证体系一样,容易被员工理解和执行,同时要注重其实用性。
2 安全生产体系的程序化管理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基本保证,也是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有效依据。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安全生产体系的文件,并通过文件的有效运转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建立要素管理文件时,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法规,把每一个与要素相关的活动和实施的要求、内容、过程以及应遵守的安全文件以程序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应突出可行性、适宜性以及要素文件之间的协调性,对于某些管理要素的特殊过程应单独编制其安全施工的程序或安全作业指导书。
3 安全管理贯标的关键
实施要素管理是安全管理贯标的关键,是对其程序文件的实施与控制。
安全管理要素的相关活动及有效性要通过要素审核来作出评价,从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来看,纠正和预防措施是最关键的支撑点,其它要素都和它有关系。纵观电力企业事故的发生原因、过程及,关键在于纠正不力和预防措施不到位。
始终坚持约束机制,使各相关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通过一定的行政、经济及法律手段,使各级领导及全员都要形成外在压力,恪守自身职责,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从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4 安全施工的过程管理
4.1 管理规范化
在组织设置上,采用国际施工通用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组成项目部,整个工程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进行工作,项目经理是工程安全和质量的第一人。项目部对施工提出组织设计、组织措施、作业指导书、安全措施、环保措施、质量验评标准以及进度计划,从而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格控制,杜绝安全事故和质量隐患。
在岗位设置上,从经理到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资料员和材料工具员都有明确的职责,每个人按岗位职责的要求进行工作并相互制约,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都有相应的人员履行和行使职权,每道工序到人。这样,在施工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有相应的人负责解决。在目标设置上,工程的目标量化到各工序。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岗位的工作对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衡量指标及单元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与施工过程密切相关的完整的目标系统。通过岗位职责落实施工质量及安全措施,通过岗位职责保证监督到位,督促工程总目标的完成。在目标的最后面是企业制定的纪律和奖惩制度,以这样一套制度和约束机制确保整个目标的最终完成。
4.2 施工作业规范化
在施工作业之前,必须完成人力配置、技术准备、物资计划、施工器具配备、现场环境准备以及资料准备,然后由项目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相关部门审批,同时制定作业指导书,具体指导施工人员的施工工序。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环保措施及质量验评标准是保证安全、保护环境和确保质量的指导文件,作业指导书主要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安全及质监人员根据作业指导书的规范进行检查和验收,施工过程的内容及安装调试应书面记录,同时有质监人员书面认定,施工人制定的工艺卡内容落实后,双方签字认可,这样都保证了施工作业在一个规范的条件下进行,防止出现随意性,同时将岗位制度落实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做好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关,做到谁做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
4.3 观念现代化
过程管理的核心是人员素质,完善的施工计划及组织需要人来执行和实施,因此人员的素质在过程管理中起关键作用。
人员的观念要适应科技发展、市场竞争的需要,培训要素是一个关键的支撑点。面对近几年来的繁重电力建设项目,应增强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的学习。另外,要求员工一专多能,例如线路工要兼做焊工、测工,同时还能驾驶车辆。人员应能适应不同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是过程管理的有效保证。
在露天开采总成本中,爆破工程的成本在金属矿占%15-%20,煤矿占%10左右。如上所述,爆破工程不仅在总成本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还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采矿生产各个工艺环节;爆破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露天矿的生产、安全和工作质量。
露天开采对爆破工程的要求:
要有足够的爆破贮备量
在露天开采中,一般是以采装工作为中心组织生产的。为了保证挖掘机连续作业,要求工作面每次爆破的矿岩量至少能满足挖掘机5~10d的采装要求。近年来,随着大型设备和多排微差爆破的应用,贮备量已超过该数字。
要有严格的矿岩块度
露天爆破后的矿岩块度,既要小于挖掘机铲斗允许的块度,又要小于破碎机入口允许的块度,即:
1)按挖掘机要求 a≤0.8 2)按破碎机要求 a≤0.8b
式中 a——铲斗允许的矿岩最大块度,m;
V一一挖掘机勺斗容积,m3;
b——破碎机入口最小宽度,m。
有规整的爆堆和台阶
爆破后形成的松散矿岩堆称为爆堆。爆堆的尺寸对采装、运输工作都有很大影响。爆堆过高,会影响挖掘机安全作业;爆堆过低,挖掘机不易装满勺斗;若摄堆前冲过大,不仅增加挖掘机事先清理的工作量,而且运输线路也受到影响;前冲过小,说明矿岩破碎程度不好,不利于挖掘机采装。因此要求爆堆的高度和宽度都要适宜。 爆破后的台阶也要规整,不允许出现根底、伞相等凸凹不平现象。
此外,在新形成的台阶上部,往往由于爆破的反作用而出现龟裂,它对下一循环的穿孔爆破工作影响极大也应尽可能避免。
安全
爆破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巨大能量释放现象,安全工作很重要。在开采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爆破技术操作的安全外,还要尽可能的减轻爆破震动、空气冲击波及个别飞石对周围的危害
经济
爆破工作的经济合理性如上面所述,除了从爆破本身衡量外,还应从采装、穿孔、运输、破碎矿石等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去衡量。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国内外露天开采的爆破工作明显地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不断扩大爆破规模及改善爆破质量,以适应露天矿产量增长的需要;二是控制爆破的破坏作用,以解决开采深度增加后的边坡稳定问题。
中深孔爆中深孔爆破是指炮孔直径大于50mm,炮孔深度超过5m的炮孔爆破。它的应用建立在露天采石、采矿必须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凿岩爆破和铲装运输必须分台阶组织生产。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从根本上杜绝了从底部开采的“挖墙脚”造成的松石悬顶和边坡过于高陡,分台阶组织生产使凿岩爆破和铲装运输分别在不同的台阶作业,从源头上避免了“一面墙”式的开采方式,边坡坡面可以控制,滑坡、边坡、滚石等事故可以消除。
破效果的好坏与爆破参数、布孔形式、起爆方法、装药方式及地质条件和岩性有关,所以如何根据地质、岩性条件去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布孔形式、起爆方法和装药方式就成为提高爆破效果的关键。
中深孔爆破技术在露天采石场以及其它一些一般工程中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与浅眼或药壶爆破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 大中型机械设备的采用,尤其是浅孔钻机、小型牙轮钻机、电铲、翻斗铲和汽车配套使用大大提高了开采强度和产量,从根本上可以改善目前采石场遍地开花,点多面广,难以监管的局面,主要部门可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准入制,适当提高技术,安全门槛,关停合并重组现有的小采石采矿点,减少危险源。
2. 中深孔爆破便于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如毫秒微差爆破、宽孔距小抵抗线爆破、欲裂爆破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岩石爆破质量,降低大块率,同时还可以明显降低爆破噪音、冲击波等有害效应,缓解与附近居民的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3. 中深孔爆破较浅眼爆破可以打幅度提高钻孔的延米爆破量,降低采石采矿的综合成本,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